凯运体育app下载苹果

新闻动态你的位置:凯运体育app下载苹果 > 新闻动态 >

红军为什么能够顺利渡过乌江?一位孕妇成了渡江功臣_刘英_毛泽东_刘伯承

发布日期:2025-07-06 23:57    点击次数:51

1934年12月30日,毛泽东抵达了乌江前线。他站在高地上,俯瞰着那一望无际的群山和奔腾不息的河水,心中陷入了深深的沉思。他在想,如何才能顺利渡过这条湍急的乌江,并在王家烈控制的贵州地区开辟新的根据地。

正当他冥想时,洛甫气喘吁吁地赶了过来,急匆匆地停在毛泽东身边。他气息不稳地说:“老毛,不好了,情况变了,他们又决定北上湘西,与红二、六军团汇合!”

毛泽东听后,顿时勃然大怒,眼中闪过一丝愤慨:“他们难道把黎平会议的决议当儿戏了吗!”

随即,毛泽东和洛甫匆忙下山,商讨应对之策。到达猴场后,他们召开了一个紧急会议,这次会议后被历史记载为“猴场决议”。周恩来后来曾回忆,这次会议是中国革命历史上的一次“伟大转折的前夜”。

在猴场会议上,毛泽东再次提出自己的建议,获得了大多数干部的支持——抢渡乌江,占领贵州。经过整整一夜的激烈辩论,最终达成了共识。第二天黎明,毛泽东在朝阳的照耀下,神情变得轻松了许多。他深深吸了一口烟,缓缓说道:“我提议由刘伯承亲自带队,指挥红四军团的渡江战斗。”

展开剩余79%

刘伯承毫不犹豫地答应了。周恩来赞赏地说道:“刘伯承是我们军中的孙武,他一定能够完成渡江的任务。”

接受任务后,毛泽东又提出了另一个建议:“一路走来,红军的每一次胜利,都少不了百姓的支持。要保证这次渡江成功,我们必须发动群众,争取他们的帮助!”

此时,局势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。薛岳指挥的中央军八个师正在围向乌江渡口,距离渡口只有100公里。乌江水流湍急,两岸山崖陡峭险峻。

之前,红军曾尝试渡江,但在对岸遭遇了周仁溥部的顽强阻击,最终未能成功。渡江过程中,有一名战士被卷入湍急的河水,英勇牺牲。

刘伯承没有丝毫怠慢,立刻赶往前线。他不顾一路的疲劳,立即带领指挥员前往前线观察阵地。来到板壁山段时,刘伯承注意到新老渡口之间有一条小路,而这条路两边敌人随时能够支援。不管红军选择新渡口还是老渡口,敌人都会迅速赶来增援,而新老渡口仅相距600米。

他果断地指示:“今晚,我们必须悄悄地渡江,至少要带上重机枪和两挺轻机枪,占领要道,切断敌人的支援通道!”

与此同时,贵州的副军长、教导师师长侯之承担起了防守乌江的任务。在对岸,他修筑了严密的防线,搜查并焚烧了村里所有的船只。红军只能用毛竹制作竹筏来渡江。

然而,侯家军在撤退时,恶意散布关于红军的谣言,污蔑红军为杀人放火的恶魔。村里的百姓被吓得纷纷逃跑,几乎家家闭门锁窗,村子里再也看不到一个人影。

面对这一情况,刘伯承也一时感到束手无策。就在此时,休养连的刘英走了过来。她说:“昨天我经过村子时,好像看到有人在屋里,但当时形势紧急,我没来得及进去查看。现在我去看看,如果有人,我想做些工作,争取他们的支持。”

贵州的山路崎岖且复杂,连当地人也常常迷失方向,更何况是外乡人。但刘英和她的一个小战士经过长时间的努力,终于找到了昨天经过的那户人家。

她敲了敲门,门里没有回应,但门是虚掩的。刘英轻轻推开门,发现一位衣衫褴褛的孕妇坐在床上,眼中满是恐惧。看到刘英和小战士进来,孕妇猛地往墙角缩了缩。

刘英安抚道:“大嫂,别害怕,我们是红军,红军是穷人的队伍,我们不会伤害你。”

小战士也随着刘英进入屋里,保持了一定的距离。就在这时,孕妇的丈夫从屋里跳出来,手里拿着一把砍刀,紧张地盯着他们。

看到丈夫手中的刀,孕妇吓得尖叫了一声,而那男人却迟疑了一下,将刀放了下来。

刘英继续安慰道:“大嫂,别害怕我们。只有那些地主、恶霸、反动派才会害怕我们。我们是来保护穷人的。”

虽然刘英尽力解释,但孕妇依旧坐在床上,眼中满是恐惧,似乎难以放下戒备。刘英见状,突然想到了一个办法:“大嫂,你还没有吃饭吧?”

孕妇木然地点了点头,刘英转身对小战士说道:“你去拿些吃的来。”

不一会儿,刘英和小战士各自端着一碗米饭和一饭盒肉,来到孕妇面前。她们把食物递给孕妇,孕妇稍显犹豫,但最终端起碗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。

突然,孕妇停下了动作,仿佛想起了什么,冲着后门喊道:“孩儿他爹,快出来吧,他们是好人,红军是好人!”

那位持刀的男人愣了一下,走了出来,看着妻子嘴里含着米饭,又看了看刘英,见她脸上露出了温暖的笑容,便放下了砍刀,跪倒在地上,边磕头边说:“我们被‘侯家军’骗了,老乡们都躲到后山去了,我这就去把他们找回来!”

男人拿起锣,跑到后山,边敲边喊:“老乡们出来吧,红军是好人,是我们穷人自己的队伍!”

锣声震耳欲聋,终于将藏匿在山洞、草丛和灌木丛中的乡亲们惊醒。听了男人的呼喊,大家纷纷回到村里,确认红军是自己的队伍后,毫不犹豫地提供帮助。

村民们开始集结起来,砍伐毛竹,扎竹筏,还有一位精通水路的渔民,主动请缨做红军的向导。冒着生命危险,他带领红军的先头部队顺利过江,并成功伏击了敌军增援部队。

太平天国的名将石达开就葬身乌江,而蒋介石曾妄言要让毛泽东成为第二个石达开,然而蒋的计划终究未能实现。

最终,在毛泽东的正确指挥下,红军依靠当地百姓的支持,成功渡过了乌江,粉碎了敌军的围追堵截。值得一提的是,在这场渡江战役中,孕妇的无意之举,正是消除群众误解并鼓励他们全力支持红军的关键。

正如毛泽东所说,这正是“军民鱼水情”——老百姓如水,红军如鱼;没有水,鱼儿就无法生存,而蒋介石却从未理解这一点。

发布于:天津市